网站公告
·祝大家中秋快乐,事事圆满,家庭幸福! [ 2022/9/9 13:56:40]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祝你虎年大吉,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 2022/1/31 13:35:44]  ·祝会员们2022年新年快乐,岁岁安康! [ 2021/12/31 21:04:56]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2021/7/1 12:00:36]  ·喜讯∶我会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 2021/2/9 12:34:31]  ·祝愿大家2021身体安康、家庭幸福、新年吉祥! [ 2020/12/31 14:54:33]  ·喜报——我会荣获2019年广州市优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称号! [ 2020/1/12 14:21:41]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第六届运动会于10月30日举行。 [ 2018/10/15 10:35:58]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在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被评为优秀组织; [ 2018/9/20 18:48:01]  ·喜讯:我会获全国抗癌优秀组织、4人获全国抗癌明星、2人获全国抗癌明星家庭 [ 2017/11/29 14:20:02]  
分类导航
超级搜索
热点文章
版权申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肝癌
来源: 互联网  发表日期: 2009/2/19 15:16:26 阅读次数: 8727 

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农村中饮水污染。

  (1)已知的肝炎病毒至肝少有A,B,C,D,E,G等类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主要为乙型与丙型肝炎即HBV与HCV。肝癌患者中约有1/3的病人有慢性肝炎史,澳抗(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目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乙型的感染一样,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乙肝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2)肝癌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者约50%~90%,近年来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低于乙型肝炎。

  (3)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中,食品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也较高。亚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质。

  (4)一些饮用水常被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近年来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可导致原发性胆管癌。

  20世纪70 年代我国结合国情提出“改水、防霉、防肝炎”的肝癌一级预防十字方针,至今仍然有用,并已经获得初步有益,而在世界范围内,预防肝癌的主要措施为乙型肝炎疫苗,经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人群,起HBsAg的携带率仅为1%到2%。

  中医认为:中医古典文献中无肝癌之病名,但对肝部肿块的认识渊源日久。早在汉代以前,《内经》中便有类似肝癌的症状、体征及成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又如“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本神篇》曰:“肝大则逼胃追咽……苦膈中且胁下痛。”《难经·五十六难》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疽,饮食不为肌肤。”这些经文对左上腹及右上腹肿块作了很形象的描述。《济生方》在描述脾积时,指出除以上见症外,尚见“其色黄……腹满呕泄,中肿肉削。”《医学入门》等明确指出病变部位与病名的关系,曰:“脾积胃脘稍右曰痞气。”《诸病源候论》则称之为肝积,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黄病诸候》曰:“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水症候》曰:“其病腹内有结块革卯强,在两胁间膨胀满,偏身肿。”和剂局方》指出“心腹积聚……大如水碗,黄疸……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指迷全生方·诸积篇》曰:“腹中形成肿块,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动则微喘……渐消瘦。”上述的种种描述,极似肝癌的临床表现。提示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症瘕”、“黄疸”、“臌胀”、“胁痛” “肝积”等范畴。

肝癌的分类;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在肝叶的肝细胞发生的癌变; 胆管细胞癌:在胆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的癌变; 转移性肝癌。

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农村中饮水污染。

【病因】

  (1)已知的肝炎病毒至肝少有A,B,C,D,E,G等类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主要为乙型与丙型肝炎即HBV与HCV。肝癌患者中约有1/3的病人有慢性肝炎史,澳抗(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目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乙型的感染一样,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乙肝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2)肝癌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者约50%~90%,近年来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低于乙型肝炎。

  (3)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中,食品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率也较高。亚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质。

  (4)一些饮用水常被多氯联苯、氯仿等污染,近年来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可导致原发性胆管癌。

  20世纪70 年代我国结合国情提出“改水、防霉、防肝炎”的肝癌一级预防十字方针,至今仍然有用,并已经获得初步有益,而在世界范围内,预防肝癌的主要措施为乙型肝炎疫苗,经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人群,起HBsAg的携带率仅为1%到2%。

  中医认为:中医古典文献中无肝癌之病名,但对肝部肿块的认识渊源日久。早在汉代以前,《内经》中便有类似肝癌的症状、体征及成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又如“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本神篇》曰:“肝大则逼胃追咽……苦膈中且胁下痛。”《难经·五十六难》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疽,饮食不为肌肤。”这些经文对左上腹及右上腹肿块作了很形象的描述。《济生方》在描述脾积时,指出除以上见症外,尚见“其色黄……腹满呕泄,中肿肉削。”《医学入门》等明确指出病变部位与病名的关系,曰:“脾积胃脘稍右曰痞气。”《诸病源候论》则称之为肝积,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黄病诸候》曰:“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水症候》曰:“其病腹内有结块革卯强,在两胁间膨胀满,偏身肿。”和剂局方》指出“心腹积聚……大如水碗,黄疸……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指迷全生方·诸积篇》曰:“腹中形成肿块,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动则微喘……渐消瘦。”上述的种种描述,极似肝癌的临床表现。提示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症瘕”、“黄疸”、“臌胀”、“胁痛” “肝积”等范畴。

【症状】

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期。肝癌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不同阶段的肝癌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一)肝癌的症状 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最常见的是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3、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晚期少数病人可呈恶病质状。

  4、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发热或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5、转移灶症状: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有时成为发现肝癌的初现症状。如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转移可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癌栓栓塞肺动脉或发枝可引起肺梗塞,可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胸痛;癌栓阻塞下腔静脉可出现下肢严重水肿,甚至血压下降;阻塞肝静脉可出现Budd-Chiari综合征,亦可出现下肢水肿;转移至骨可引起局部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转移到脊柱或压迫脊髓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和截瘫等;颅内转移可出现相应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如颅内高压可导致脑疝而突然死亡。

  6、其他全身症状: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产生的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征,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的症状。常见的有:

  ⑴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患者可出现系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或肿瘤抑制胰岛素酶,或分泌一种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或糖原储存过多;亦可因肝癌组织过多消耗葡萄糖所致此症。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导致死亡,正确判断和及时对症处理可挽救病人避免死亡。

  ⑵红细胞增多症:2~10%患者可发生可能系循环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引起的相关症状。

  ⑶其他罕见的尚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成异位内分泌及卟啉代谢紊乱有关。

 

上一篇:脑肿瘤
下一篇:乳腺癌
【公共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