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上午,在位于广州闹市区的华泰宾馆3楼会议中心,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迎春汇演正隆重举行。
在热烈掌声中,主持人邀请著名癌症治疗专家、中宣部“时代楷模”、“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徐克成教授上台致辞。
只见耄耋之年的徐教授身穿藏青色中山装,身姿挺拔,三步并两步登上舞台,向台下500多名参会者挥手问候:“我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那气势,那声音,一下子激起全场一阵又一阵掌声。
随后在他的邀请下,在人们的欢呼中,两位中年女士登台,走到徐教授身边。
接着,令人感动的场面出现了——
徐教授说:“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我今年重生19岁了。”
站在徐教授左边的女士说:“我是彭细妹,晚期卵巢癌患者,是徐教授救了我的命。我今年重生15岁了!”
站在徐教授右边的另一位女士说:“我叫Amy,晚期乳腺癌患者,非常感谢徐教授,他让我重生16岁了。”
鼓掌,欢呼!全场气氛一下子达到高潮。
“重生”,就是“死而复生”。徐教授和彭细妹、Amy 的“重生”,就是他们都从癌症的死亡关头生还过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他们三个人的故事,对我来说仍是记忆犹新的。2006年1月,徐克成教授拒绝了化疗、放射治疗,采用特殊的治疗手段,治好了自己原本无法治疗的肝癌。2009年,徐克成将生命垂危的湛江姑娘彭细妹接到医院治疗,为她消除了55 公斤的卵巢癌肿和囊液,如今她已经有了一个幸福家庭。而Amy 小姐来自香港,当时复发的乳腺癌细胞已侵害了她的整个胸壁、骨骼、胸膜和肺,是徐克成挽救了她的生命。如今她作为医院的一名志愿者,每天服务于来自香港地区和国内外的癌症患者。
“癌症治疗的唯一目的就是患者活下来。活下来是硬道理!”这是作为医者的徐教授常说的话,也是每个癌症患者的心声。为了让患者活下来,需要医者的智慧、技艺和爱心。徐克成,就是这样一位癌症的“克星”,他医者仁心,始终为患者着想,用仁慈、善良、温情、微笑和精湛的医术之水,浇活了那些濒临枯萎的生命之花,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癌症患者,点燃了一道又一道生命之光。
记得当年,徐克成在患癌后,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智慧和宝贵的时间献给癌症患者。18年来,他亲自治疗了18名生命处于倒计时的患者,17例取得成功,其标志就是他们活下来了,恢复了健康,至今仍在回报社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让徐克成最欣慰的“五朵金花”,上述的细妹和Amy 是其中的两朵。
多年来,徐克成的医者仁心感动了很多患者,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肯定。《人民日报》早在2014年就曾发表评论:“徐克成的人格魅力,离不开‘善’与‘诚’……帮助别人,绽放自己,徐克成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在拓展自己的人生宽度。”《南方日报》(2012年3月14日)也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广东需要千千万万个徐克成” “让徐克成精神推动时代前进”。
《诗经·小雅·车辖》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曾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的报告文学《南国高原:徐克成和他的医学世界》这样形容他,中国南国本无高原,是徐克成支撑起一片心灵的高原、精神的高原、生命的高原。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这片精神的高原,就是徐克成提出并多年来始终践行的“与癌共存”控癌理念。这个理念,指引着癌症患者康复之路,让我们不再畏惧癌症,而是更相信科学、相信自己,乐观积极地生活,努力去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高度。
年逾八旬的徐克成教授,一位中国医学界“奇迹的创造者”,至今仍坚守在医疗一线为患者服务。他的事迹永远令我们敬佩,他的精神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们。他是我们癌症患者心目中敬仰的高山、希望的灯塔。我们永远敬重他,追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