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四场生命之光分享会
盛夏里的6月27日,位于中山二路的一座简朴小红楼里,忽然传出一阵委婉的二胡演奏“二泉映月”,紧接着是欢快的笛子声,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太太,对着满满一屋的特殊听众们,正全情投入地表演。刹那间,如清泉流动,如凉风吹拂,驱赶了炎热。这就是第四场抗癌康复分享会的现场。
当天上午,共分享了16位抗癌康复者的文章,它们都是写得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从各方面归纳了自己与癌魔抗争的体会。
身患绝症决不放弃,依靠坚强的心,依靠家人亲朋的爱去治疗、去战胜病魔,这是大家的共识。韦银芳的《坚强一定能战胜癌魔》、陈淑贤的《幸福生活召唤我勇敢抗癌不放弃》、郭锦明的《乘风破浪勇向前》都是这方面体会的代表。
如何学习气功去增强体质,去绝地求生,也是这次分享会的一大部分。黄燕玲的《郭林新气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陆庆友的《郭林新气功是指引我康复的明灯》都着重谈到这些体会。吴桂妹更是不但自己练,还帮助别的病友一起练,走出了十年抗癌路。
中国的女性向来能吃苦耐劳,但也比较传统比较内敛,特别是中老年女性,不是很喜欢张扬的个性。但在遇到癌症这种重大灾难面前,个人的意志显露出來,什么矜持啊羞涩啊统统要让开了。当墙上的屏幕出现分享者蒋蓉梅和她的病友们的光头靓照时,会场发出哄堂大笑。她在《癌症让我重生》中谈到自己的转变,以前总觉得压力大,不开心,在癌症搏斗的过程中反而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爱和快乐。
这次分享会请来了八十一岁的李映梅老人,她坐在凳子上,用依然清亮的嗓音讲述《癌症康复五十年》,还有从12岁就开始患癌的许强,他的分享让人们体会到癌症的猖獗、抗癌的艰难。
加入生命之光的癌症康复者们,在分享会上展示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芒。潘光福的《爱心传递》、吴永红的《爱,打破癌的噩梦》、邱新英的《别样人生》都讲述了他们如何在抗癌过程中乐于助人的心得。
李雪梅在文章里说到:生命没有彩排,每一次都是直播。她在与肝癌搏斗的及其艰难的十五年里,还去读老年大学。吴明莉老师,在患癌后迸发出生命中的璀璨,她在治病的过程还学习二胡、书法,被评为2015年中国时代楷模,获得“广东省二胡电视大赛季军”。她在会议现场表演了二胡和笛子演奏,她在文章中说到:感谢生活磨难,使我们智慧坚强;感谢逆境坎坷,使我们平稳淡定。任何磨难和逆境,都是进步的阶梯。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完全在我们自己手上。她深情的演绎,引起全体参会者的共鸣。
分享会在无尽的感动中结束,大家愉快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