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舞台上,他们歌声阵阵、舞姿翩翩;舞台下,他们精神焕发、笑声朗朗。可若干年前,这些鲜活的生命都被“魔鬼缠身”差点成了阎王爷的臣民——
3月12日上午,在中山大学北校区礼堂。热情的笑脸、欢乐的问候、真挚的祝福,洋溢着祥和的喜庆气氛:这是一场特殊的庆典——广东省“生命之光”俱乐部举行成立13周年纪念大会;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到会的一千多名曾被癌症折磨的病友,正在欢快地重新享受“生命之光”。 一张大大的光荣榜上,公布了对抗癌勇士和先进站点的表彰:会员存活5年以上的有63人,20年以上的有10人,还有两位已经超过了40年!原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门诊部主任、现“生命之光”会长吕保祥说,会员已经发展到1535人。俱乐部每年都给抗癌勇士和先进活动站颁奖,虽然钱不多,作用却是无限的。
心理治疗,一种独特的途径
采访一开始,吕会长就说:“不少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还有孤独、失望而死。”他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老太太患了癌症,被治愈出院了。回家后,小孙子非常高兴,跑过来要奶奶抱,却被他妈妈一把拦住。 作为一个医学家,吕会长说:癌症不会传染,但病人是弱势群体,总受歧视。我们开办俱乐部,就是为病人减压的。“生命之光”下设16个辅导站,每个月都组织活动如组织会员唱歌、跳舞、健身、旅游等。还组织评选积极分子、办肿瘤宣传周、开专家讲座等。在春节期间,组织会员互相拜年,大家乐也融融。 一位阿姨51岁,是黄花岗站会员。她告诉记者,她患有肝癌和乳腺癌,患病初期开始也很绝望,但是加入了俱乐部之后她很开心了。因为俱乐部由会长或者俱乐部的成员教她们跳舞、唱歌、练太极等等。她很热情地介绍她们站的站长、教她们跳舞的老师,“我们站的会员都多才多艺的,我们站是今年先进站呢!”该俱乐部还发动三十个会员,跟肿瘤医院的新病人谈心,介绍治疗经验,转变其思想,得到一致的欢迎。
踏平坎坷济苍生
郭连有成抗“非典”英雄。 1998年春节期间,郭连有被诊断为浸润型的乳腺癌。她以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手术、化疗放疗、中药“四大战役”。她通过气功等手段,恢复了健康。 2003年春天,“非典”在广州等地流行。郭连有时任广铁集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主任,她受命于危难之中,带领医务人员苦战在抗非典第一线。她把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揽到自己头上。人们看到,哪个车厢发现非典病例,哪里就有郭医生的身影。她的工作受到了高度的赞扬,中央组织部授予她“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钟狄德写书、办阅览室。
他曾经是一名海军战士,转业后成了一名干部。1984年,他不幸患上了肝癌,手术切除的肿块重达900克!如今,他已活过了二十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读书、看报、收集到有关书籍上百册,自制剪报集30本,记笔记5万多字,发表文章50多篇,还编写了《中外名人录》、《癌症病人趣闻事》等著作。更难能可贵的是,2003年春天,他办起了“钟狄德防癌抗癌图书阅览室”,把他所有资料无偿奉献给社会。
区柳霞培育艺术团。
在现场表演粤剧《沙家滨》中,沙奶奶的扮演者是资深粤剧演员区柳霞。在现实生活中,她同样是一位了不起的勇士。她与癌搏斗七年了,始终没有离开她热爱的舞台。加入了生命之光俱乐部之后,她不仅多次登台献艺,还积极倡导组织粤曲组。在她的带领下,“红百合艺术团”这支粤曲队伍成立了,并逐步发展。如今,会员已经发展到40多名,工作有声有色。
他们最需要社会的关爱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青春靓丽、热情洋溢,会员见到他们也都非常亲切。他们这么年轻,难道……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一位化有淡妆的小伙子。他叫小陈,今年25岁,是广州聚草堂公司的员工。他们公司参加了俱乐部的共建,为俱乐部提供药品等物资,也提供一些活动场地。活动时他们就备好茶、水果等,陪会员聊天,逗他们开心。正聊着,一位中年人走过来,他热情地叫着冯叔,帮冯叔把邻带整理好。记者很奇怪地看着他,小陈很得意地说:“这里面大部分我都认识,老朋友了!”小陈还说:“只要能让他们开心,我自己也高兴,这些病人最需要关爱啊!”
2006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