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肝脏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身体其它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由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人体的各类重要代谢功能,因此,肝脏一旦出现恶性肿瘤将导致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又由于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流供应,与人体的重要结构如下腔静脉、门静脉、胆道系统等关系密切;肝脏恶性肿瘤发病隐匿,侵袭性生长快速,其治疗甚为困难。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病因
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多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目前在我国HBV感染是肝癌的主要致癌因素,黄曲霉素和饮水污染则可能是最重要的促癌因素。而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浸润肝脏而形成疾病。
临床表现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早期肝癌常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肿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如骨转移引起骨痛等)的症状。
(2)体征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2、继发性肝癌
无特异性,因原发癌部位的不同,转移至肝脏的程度也不同。临床上常见有四种不同的表现:
(1)仅有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无肝病背景的患者,肝脏转移尚属早期,未出现相应症状,而原发肿瘤已甚明显且多属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多在原发治疗的检查、随访中发现,也常会在手术探查时发现。
(2)仅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原发肿瘤较早期或其部位隐匿,不易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又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而言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乃至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
(3)既有原发肿瘤,也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原发肿瘤及肝脏转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有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体征外,同时有原发肿瘤引起的临床表现,如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以及便血等。
(4)既无原发治疗,也无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因原发肿瘤的部位隐匿,即使已发生侵袭性生长,但仍未表现原发肿瘤的症状,而肝脏的转移灶也尚属早期。
由于肝脏位置隐蔽,且早期肝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赖于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在肝癌的高危人群(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中,定期体检(如每半年行肝脏超声、AFP检查等)尤为重要。
1、原发性肝癌实验室检查
(1)肝癌血清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对诊断本病有相对的特异性。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即需高度怀疑肝癌的诊断。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因此即使AFP正常也不能排除肝癌。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
2)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肝癌病人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功酶、异常凝血酶原、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可高于正常。但缺乏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是肝癌诊断最重要的依据
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中增强型超声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是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2)增强型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3)增强型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5)肝穿刺细胞学检查在B型超声或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有助于提高阳性率。适用于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
2、继发性肝癌
大多数继发性肝癌病人AFP在正常范围内,但少数来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的肝转移癌则可有AFP的升高。有症状者多伴有ALP、GGT升高。癌胚抗原CEA升高有助于肝转移癌的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时CEA阳性率高达60%~70%。选择性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1cm的病灶。选择性腹腔或肝动脉造影多显示为少血管型肿瘤;CT、MRI检查对诊断有辅助作用,必要时需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
治疗
早期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包括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肝癌也多有应用。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早期肝癌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肝脏移植等。
2、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治疗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被证实可以延长无法切除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已经被多个国家推荐作为不能切除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部分无法切除的肝癌也可通过放射治疗得到控制。
3、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治疗,对估计手术不能切除者,经股动脉作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药行局部化疗栓塞以控制肿瘤,部分病人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全身性化学药物治疗适用于已伴有肝外器官(如肺、骨等)转移的患者,但对肝癌有效的化疗方案不多,且对患者骨髓及肝肾功能影响较大,需慎重选择。
4、放射治疗
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肝癌伴门静脉分支癌栓、淋巴结转移、骨转移灶等晚期患者,姑息性放疗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5、生物治疗
常用的有免疫细胞输注(CIK、DC-CIK、NK细胞回输等)以及免疫核糖核酸、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药物,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6、中医中药治疗
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疗不良反应。但不能作为肝癌的单一治疗,以免因过分依赖中医中药而延误治疗时机。
定期做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超,有助及早发现肝癌
目前肝癌有高危群体年轻化的倾向。年轻人由于细胞活力强,一旦罹患肝癌,癌细胞的增长速度会很快,肝癌的恶性化程度也就会比老年人更高。专家强调年轻人决不能自恃年轻强健而忽视对肝癌的防范。
肝癌在我国的严峻形势不容小觑。据《广州社区人群肝癌高危因素调查》显示,肝炎病毒、黄曲霉素污染、酗酒、饮用水污染和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肝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有慢性肝炎病史(乙肝、丙肝);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长期酗酒者;长期食用腌腊、烟熏、霉变等食品者;长期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或长期精神压抑者等,都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由于早期肝癌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而晚期的治疗又非常困难,所以早期筛查对于肝癌防治具有重大意义。在肝癌早期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50%,治疗费用在5万元左右。但肝癌一旦发展为晚期,不仅治疗费用大大增加(可能达到20万左右),且5年生存率很低。所以公众一定要重视肝癌的早期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我国目前的肝癌筛查方式主要是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检测和超声检测。鉴于肝癌发病年轻化的特点,对于35岁-40岁的人来说,如果本身是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即为肝癌高危人群,应当每6个月进行一次相关检查。如果是有肝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而对于没有病毒性肝炎感染史和肝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最好每年做一次癌症相关检查,以便同时预防其他高发癌症。
高危人群做好早期筛查,同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不酗酒,不吃腌制食品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患上肝癌的风险。
肝癌患者生活行为答疑
1、肝癌病人平时活动忌宜?
答:平时宜参加的活动:散步、慢跑、听音乐、打太极等轻柔活动。
平时不宜参加的活动:打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较为剧烈的运动;抬、举、担、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活动,如用力大便、激烈咳嗽等,避免腹部受到撞击。
2、肝癌病人饮食应注意什么?
答:肝癌平时的饮食力求达到维护肝脏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保持大便通畅和较多的尿量。少量多餐,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吃、进食易于消化食品。肝癌患者多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为防出血,食物不宜粗糙且不能坚硬、过烫。
(1)高蛋白:肝癌病人由于肝功能异常,合成转化蛋白的能力下降,所以平时需从饮食当中给与补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类、豆类、奶类、新鲜鱼、鸡肉等,以防止白蛋白减少而引起腹水、胸水。但是在肝癌晚期,血氨增高时,要控制口服蛋白质,以免过多进食蛋白质加重病情。但中医角度有禁忌(鲤鱼、公鸡、虾、螃蟹、贝类、羊肉、牛肉、狗肉、无鳞鱼等尽量少吃)。
(2)高维生素:维生素A、C、E、K、B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肝癌病人者应多吃动物肝脏、大枣。同时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胡萝卜、南瓜、竹笋、芦笋、苹果、乌梅、猕猴桃、菜花、黄花菜、白菜、无花果等,而且这些水果蔬菜富含纤维,利于预防便秘。
(3)高热量:由于肝癌患者肝功能障碍,肝糖原贮备不足,糖异生作用减弱,以至肝代偿功能减弱,空腹时易发生低血糖, 所以平时注意米饭、面条、玉米、小麦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但合并糖尿病的肝癌患者应同时咨询内分泌专科意见。
(4)低脂肪:高脂肪饮食会影响和加重肝脏负担,而低脂肪饮食可以减轻肝癌病人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5)无机盐:科学家发现,硒、镁、铜、镁、铁等矿物质具有抗癌作用。肝癌患者应多吃含有抗癌作用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大蒜、香菇、芦笋、玉米、海藻、海带、紫菜、蛤、海鱼、蛋黄、糙米、豆类、全麦面、坚果、南瓜、大白莱、大头菜和动物的肝、肾以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等。
3、有高蛋白会促进肿瘤增长、扩散和复发的说法,对吗?
答:不对。
肿瘤细胞只是占人体正常细胞的极少数,人体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是一个对抗的过程,需要正常细胞战胜癌细胞,就要提高机体免疫力。而足够营养、充足睡眠及轻松愉悦心情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前提,加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抗癌。另一方面,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在保证均衡饮食、足量蛋白摄入的前提下也无需专门“进补”或另行“输蛋白”,这对提高患者免疫力并无帮助。
4、与肝癌病人共同生活,要注意些什么?
答:肝癌本身不会传染,也不会直接遗传,但肝癌患者的同一家族中往往因为共同感染肝炎病毒及不良饮食习惯、基因等原因而出现
我国肝癌患者90%是乙肝携带者,乙肝病毒可通过血道、母婴、夫妻生活途径传播,一般情况下不经消化道传播。但是,人体消化道黏膜如果存在破溃或者消化道本身溃疡等情况下,乙肝病毒也可通过溃疡面进入毛细血管而变成血道传播。因此,与肝癌患者共同生活的家人都应进行肝炎抗原抗体检查,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已有抗体保护的家人不必过分担心,如发现同样携带肝炎病毒的家人,则应咨询肝病专科意见,并按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