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 急性白血病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数增多,疾病晚期增多更显著。最高者可超过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也有不少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正常水平或减少,低者可<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检查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90%,甚至可高达95%以上,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白血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患者血片上红细胞大小不等,可找到幼稚红细胞。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血常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疾病早期多在50×109/L以下,晚期增高明显,可达100×109/L以上。血片中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细胞一般为1%~3%,不超过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后者有助于诊断。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并可出现贫血。
血常规 慢性淋细胞白血病
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10×109/L,超过100×109/L者不少。淋巴细胞占50%以上,绝对值≥5×109/L(持续4周以上),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少数幼淋巴细胞或不典型淋巴细胞,破碎细胞易见。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随病情发展,血小板减少,贫血逐渐明显。如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多呈阳性。
尿常规 膀胱癌
是简单易行的实验室检查,可在离心后高倍显微镜视野下找到红细胞,以证实血尿的存在。
大便隐血试验 大肠癌
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血液生化 急性白血病
特别在化疗期间,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患者发生DIC时可出现凝血机制障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急粒白血病不增高,而急淋白血病常降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多(>0.01×109/L),蛋白质增多(>450mg/L)。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脑脊液清浊度随所含的细胞数而异。
血液生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清及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主要是化疗后大量白细胞破坏所致。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及维生素B12结合力显著增加,且与白血病细胞增多程度呈正比。其原因与白血病粒细胞和正常粒细胞产生过多的运输维生素B12的钴胺传递蛋白Ⅰ、Ⅲ有关。
痰细胞学检查 肺癌
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起床后用清水漱口,从肺深部咳出的新鲜痰液或经支气管镜冲洗吸出的支气管内分泌物均可作为检查标本。多次痰细胞学检查可提高阳性率。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左右,因此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鳞状上皮细胞癌大多位于较大的支气管,肿瘤向管腔生长,表层癌细胞易脱落因而痰检阳性率高,判定组织学类型也较准确。未分化小细胞癌痰检阳性率也高,但不易判定组织学类型。
肺癌转移到胸膜腔或心包腔,产生胸膜或心包腔积液的病例,抽取部分积液,经离心处理后取沉淀作涂片检查,找到癌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血清学诊断 鼻咽癌
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而可用作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1)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2)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3)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
血清蛋白 肝癌
包括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g/L,减少见于肝硬变、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白蛋白(A)正常值为35-50g/L,在上述疾病时会明显减少;球蛋白(G)正常值为20-29g/L,增高见于慢性肝病等。正常人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为1.5-2.5:1,当肝脏严重损伤时,除了蛋白总量低于正常、白蛋白减少外,球蛋白生成会增多,蛋白比例发生改变,两者比例少于1:1时,称A/G(蛋白)倒置,多见于肝硬变、慢性肾炎肾病期、低蛋白血症等。
直接胆红素(DBIL) 肝癌
正常为0.51-3.4umol/L,升高常见于肝内外的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损伤后,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变。
间接胆红素(IBIL) 肝癌
正常为1.7-14umol/L,升高见于红细胞破坏(溶血)、恶性贫血等。
总胆红素(TBIL) 肝癌
正常为1.7-17umol/L,胆红素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结石、肝癌、肝炎、肝硬变等所致。
谷丙转氨酶(SGPT) 肝癌
REITMAN氏法正常为2-40单位,KING氏法正常为20-118单位。其显著增高,常见于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变、慢性肝炎及心肌梗塞;轻度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等。
碱性磷酸酶(AKP) 肝癌
正常成人布氏法为1.5-4.5布氏单位,儿童<8布氏单位;金氏法成人3-13金氏单位,儿童>30金氏单位。增高见于肝炎、肝硬变、肝癌、肝脓肿等。
凡登白(VD)直接反应 肝癌
正常人为阴性(-),间接反应弱阳性(±);患肝炎时,上述指标可明显增高,呈阳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