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祝大家中秋快乐,事事圆满,家庭幸福! [ 2022/9/9 13:56:40]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祝你虎年大吉,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 2022/1/31 13:35:44]  ·祝会员们2022年新年快乐,岁岁安康! [ 2021/12/31 21:04:56]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2021/7/1 12:00:36]  ·喜讯∶我会荣获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 2021/2/9 12:34:31]  ·祝愿大家2021身体安康、家庭幸福、新年吉祥! [ 2020/12/31 14:54:33]  ·喜报——我会荣获2019年广州市优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称号! [ 2020/1/12 14:21:41]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第六届运动会于10月30日举行。 [ 2018/10/15 10:35:58]  ·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在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被评为优秀组织; [ 2018/9/20 18:48:01]  ·喜讯:我会获全国抗癌优秀组织、4人获全国抗癌明星、2人获全国抗癌明星家庭 [ 2017/11/29 14:20:02]  
分类导航
超级搜索
热点新闻

大医至仁,徐克成的“中国式控癌”
来源: 江海晚报 作者:宋捷 冯启榕  发表日期: 2020/12/24  阅读次数: 1394 

80周岁的他是身患肝癌14年的幸存者,也是“癌症冷冻疗法”中国第一人。他对待癌症的乐观方式、接待患者的就诊模式,正在影响这个行业。他被中宣部选树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获得全国卫生最高奖“白求恩奖章”——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 南通市档案馆

“做好事不能刻意,也不应该有目的。我没有做多少大事,党和人民却给我那么多崇高的荣誉。”

□口述人:中国知名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 □记录者:本报记者宋捷 冯启榕

1

“60岁之前,我无奈地痛失患癌的慈母与多位好友。60岁之后,自己也身患癌症。这一次,我选择了办院救人,一门心思地研究控癌。”

1970年,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我还是初出茅庐的住院医生。一天,我正跟往常一样查房,母亲突然来了。才几个月不见,我吓了一跳,母亲面容憔悴,双手捂着右上腹。伸手去摸母亲的腹部,我的手一抖:一个大肿块将母亲的右上腹顶得老高。这是晚期肝癌的典型症状。

在老家,乡亲们都夸我是一位有本事的医生,可我却救不了自己的母亲。3个月后,才50岁出头的母亲便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

看着母亲痛苦地离去,我下决心要向癌症挑战。从那以后,我开始对肝病的早诊早治展开研究,逐步积累了对肿瘤的认知。

1998年,我在北京参加全国消化病大会间隙,探望了阔别多年的挚友——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聊起肿瘤这个话题,他建议我在南方创办一所肿瘤医院,创新引进新的治疗手段。一周后,他就题写“肿瘤特别治疗中心”作为院名寄给我。几个月后,陈敏章被诊断出胰腺癌,不到一年就辞世。

那一刻,我有说不出的痛。世纪之交,有朋友邀我去广州创办肿瘤医院,主要应用氩氦刀治疗不能用手术切除的肿瘤。此前,我曾比较过多种微创技术,发现“氩氦刀”冷冻更适合做微创治疗。于是,我欣然从深圳来到广州。

2003年,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正式开业。转眼17年过去了。多年来,在复大,海外患者占了病人总数一半,来自全球各个角落。我们这家创办之初仅有20张床位的小医院,也逐渐发展成拥有两个院区的三级专科医院,并被遴选为国家和广东省 “临床重点专科”,复大冷冻治疗法超过万例,这个数字名列全球第一。

【口述实录】

我生在南通,在这里完成了从启蒙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深受家乡的道德滋润。离开故土已经30多年,我始终有一颗南通心。

20世纪80年代末,我离开工作20多年的通医附院,南下深圳,便以诚信、厚德、仁爱为先。创办广州肿瘤高新技术治疗中心(复大肿瘤医院前身)时,4个创办人签名立据,约法三章:不拿病人一针一线,如有违反,自动退出。后来,这一“规矩”演变为“院训”——厚德行医,医德共济。

尽管复大肿瘤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但我们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始终把仁本价值理念贯穿于医院管理服务之中。我们坚守道德底线:按社区门诊标准收费,优选治疗方案,控制用药比例。

2009年,我在湛江义诊时见到卵巢癌患者彭细妹。由于家境贫困,她放弃了治疗,已在外面流浪两年。我安排护士和司机驱车500公里把细妹接到医院,为她切除重达55公斤的肿瘤和囊液,医院先后为她花了近20万元。如今,彭细妹结了婚,入了党,一直在复大和我的“广东省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做义工。多年来, 我们先后免费帮扶救治了数百名贫困患者,减免和资助医疗费用近千万元。

【采访手记】

时代楷模、白求恩奖获得者、广东好人、雷锋式好院长、白求恩式好医生、感动广东十大人物、两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么多高等级的荣誉,广东省慷慨送给了一位外来的老人。2014年5月,中宣部隆重推出年度“时代楷模”,全国有两人当选:一位是广东推荐的徐克成,还有一位是江苏推荐的镇江农科所原副所长赵亚夫。

半个世纪以来,徐克成自觉向雷锋和白求恩看齐,默默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人格魅力,离不开“善”与“诚”。他崇德向善,数十年如一日厚德行医,以悬壶济世、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他诚信敬业,刻苦钻研前沿技术,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受到同行推崇。他花甲之年在异乡创办的民营医院也由此办成国际知名的特色医院,为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发展转型探索新出路。

徐克成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采访中,他多次提到他厚德行医的恩师——著名消化病专家孟宪镛教授,每次回通,都要探望师母、著名血液病学专家杨锦媛教授。每每提及“中国式控癌”,总要谦逊地归功于吴孟超、王振义、汤钊猷等院士的指点。

作为一名医者,徐克成在帮助别人中绽放自己,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拓展了自己的人生宽度,在时代浪尖上成为一名年迈的“弄潮儿”。

61岁,对于许多花甲老人来说,正是一个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龄。然而,南通医生徐克成为了践行一个承诺,更为了心中一个梦想,毅然南下。

众所周知,广州是中国医疗高地,肿瘤治疗更是独树一帜,要打开局面绝非易事。徐克成潜心研究癌症防治规律,创新性地将冷冻消融(CSA)、微血管介入疗法(CMI)和联合免疫疗法(CIC)组合成“3C治疗模式”,成功治疗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疑难癌症患者。作为曾被卫生部(卫计委)誉为“中国癌症冷冻疗法第一人”,徐克成编写的《现代肿瘤冷冻治疗》中英文版,填补了中国和世界肿瘤冷冻治疗专著的空白。

2006年3月,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报道了19岁高中女生洪秀慧面长巨瘤一事,向全球医疗机构求救。当时,身患肝癌的徐克成做了肝切除手术仅两个月。他忍着伤口的不适,毅然飞往马来西亚,看望这名“象面人”。他带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医疗团队在长达半年多时间内,为洪秀慧做了血管介入、冷冻和手术治疗,成功卸下她背负多年的巨大肿瘤,在东南亚引起巨大反响,仅马来西亚平面媒体报道的文章就达400多篇。

复大医术奇迹受到海内外的密切关注,迄今已有10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病人来复大治疗。仅仅2010年一年,仅有500万人口的丹麦,就有100多名患者前来复大住院。英国皇室夫人、卡达尔王子、菲律宾总统府高官、印尼卫生部长,均在复大接受了有效治疗。来自美国的一位作家专程来复大访问半个月,写了一本长达500页介绍中国的书籍,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载了在复大的所见所闻。

徐克成说,癌症治疗的硬道理是让患者活下来,不仅能多生存数年,还要活得开心、有质量。他认为,消除瘤块仅仅是第一步,“治疗”之后的“康复”才是患者活下来的关键。他率先将年轻的氢气医学引入癌症康复。氢分子具有选择性高抗氧化、抗炎症和信号调节作用,无不良反应。徐克成团队所做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氢氧气吸入可作为“消灭”与“改造”并举的控癌策略中的重要举措。

【采访手记】2

“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我就是一名癌症患者,我在自己身上践行了‘中国式控癌’。自己的生死体验,让我明白了‘与癌共存’的真谛。”

2006年年初,我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患了肝癌。如今,我已80周岁,肝癌到现在都没有复发。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都说我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这些年,我接诊过很多肝癌患者,其中不少和我一样患的是胆管细胞性肝癌。他们绝大部分是术后复发,短的只有几个月。他们几乎都接受过化疗,且复发的肿瘤往往不是单个,而是“成群”,一下子布满全肝。不仅在肝内,而且转移到肺、骨、腹腔多个器官和组织。

这些患者的遭遇加深了我的质疑:化疗对肝癌到底是有益无害还是无益有害?10多年来,我至少查阅了1000多篇SCI论文,希望找到“灵丹妙药”,为病人、也为自己。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我曾收集了57份研究报告做过大数据分析,涉及4756例胆管细胞性肝癌,患者年龄49~67岁,结论是“术后辅助性化疗或放疗不显示是有益的”。因此,我没有化疗,选择了以强化免疫为中心的综合康复,让整个身体系统保持稳定。不追求“无癌”,而是立足于长期生存。开开心心、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坚持工作、交友益友,就是我“与癌共存”的秘诀。

我认为,临床医生在决定是否给癌症患者化疗时,要多些质疑,不要仅仅聚焦于肿瘤的切除,更要聚焦于“人体整个系统稳定性”,要考虑让病人生命延长、活得快乐,而非只是延长几天几个月、活得痛苦,甚至生不如死。

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院士认为,癌症是“内乱”,不是“外敌入侵”,因此要“消灭”与“改造”并举,与癌共存。与其说“抗癌”,不如说“控癌”,这一字之差,更新的是人们对于癌症的观念。尤其对于“改造”,要吸取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天人合一,用中国式策略和方法实行“中国式控癌”,将癌症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病。

【口述实录】

今年80周岁的徐克成早已坦然面对死亡。他强调说,化疗是已被肯定的治疗手段,但对有的癌症,化疗收效甚微。癌细胞是不可能被赶尽杀绝的,医生的治疗应该是智慧的,尽量不给病人带来第二次痛苦和创伤。从“彻底消灭”,到“改造共处”,这是徐克成与癌症搏斗的思路。

在徐克成看来,人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复制,难免发生复制错误,产生异常细胞甚至癌细胞。生命越长,发生的“错误”越多,日积月累,如果加上免疫监护功能失调,就可能患上癌症。对于从正常细胞“叛变”而来的癌细胞,虽要镇压,但严苛的“杀癌法”最终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结局仍是“共处”,即为“与癌共存”。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癌症的医者,又是一位战胜癌症的患者,徐克成与患者有了更多共鸣。每当病人情绪不稳定时,他总会握住病人的手,轻松地开玩笑为患者打气。为了把这些理念告诉更多的人,徐克成写了许多科普书籍。他的心血之作《与癌共存》《践行中国式控癌》《我对癌症病人讲实话》《跟我去抗癌》等科普读物,都是他利用乘飞机等碎片化时间写成的。今年疫情期间,他还专门就氢氧气对新冠病毒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用英文写了一本专业著作,不久前在国外出版,钟南山院士欣然为之作序。

 

【公共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加载中...